最近我在整理信息、知识和观点时,逐渐发现自己倾向于一种新的模式。过去,我常常按照单一的专门主题来组织资料,或者将若干相关主题聚合在一起,再进一步分类:要么依照学科体系,要么依照问题或主题来划分。
然而在实践中我发现,很多信息和知识其实是跨主题、跨学科、多学科的。如果把它们只放在一个单独的主题下,就会显得碎片化;而当真正需要使用时,又不得不从不同体系中抽调出来,过程非常麻烦。
有人提出可以尝试按问题来分类。这样既能解决具体问题,又能收纳跨学科的信息。从结构上看,按主题分类更像是树状的,而按问题分类更像是网状的。这给了我新的启发:可以把“问题”作为核心,再在问题之下细分主题。
我意识到,单纯按学科专业分类的知识,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直接调用。它们更适合学术研究,但难以转化为有实际成效的东西。而以问题为导向的分类方式,则更贴近真实需要。
最终,知识整理模式实际上取决于一个更根本的问题:我们获取和收集信息、知识、观点究竟是为了什么?如果是为了学术研究,可以维持学科导向;但如果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、形成有效输出,那么问题导向的整理方式显然更合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