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不急于下结论“痴心妄想”,以下这段话耐人寻味——能把自己的野望说出来,也是需要勇气的: 「也有人质疑我:为什么现在就把目标说得这么大?为什么不低调做事,等真正进了体系再说? 我理解“低调成事”的逻辑,也认可它在一些情境中的确更有效。比如:发一篇文章、修完一门课、拿到一个奖、获得一份 offer——这些可以独立完成的短期目标,没必要提前声张,直接做完再分享成果就好。但“成为美国国防部长”不是这样的小事,它是一个结构性、协作性、长期性的目标。它不是靠一个人埋头苦干就能实现的,而是需要公开表达、持续信任、外部支持,甚至舆论氛围的协同。它不是闭门苦修,而是合纵连横。
有些人不说,是因为怕说了做不到。但有些话,敢于说出来,并且能够清晰表达,本身就是一种实力。敢说,说明你已经做好了路径设计、代价预判、风险承担,也说明你已经意识到,这不是一个人的修行,而是一个影响力项目。能够清晰表达,不仅代表你想清楚了要做什么,还说明你具备战略判断能力、语言组织能力、公众沟通能力,能够将一个宏大复杂的目标拆解为清晰可行的逻辑链,进而影响他人、获得资源、引发联动。这不仅是“表达力”,更是一种组织感、系统感与领导力的体现。一个人能否讲清楚自己要去哪里,常常决定了他能否真正走得远。真正有执行力的人,不只是默默行动的人,而是能够用语言聚焦目标、用表达连接外部、用行动兑现承诺的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