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cked

May 10, 2025

以下这段是发现某朋友关闭了我查看朋友圈的权限而写。

有时候出于某种任务性目的而去搜寻和认识陌生人,在此过程中却被他们与众不同、富有魅力的外在表达所吸引,进而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交流,了解到他们内在的独特之处,也可以说所谓“人格魅力”。在此,公私目的形成交汇,构成一种“交个朋友”的强烈动力。但对我而言,后者的推动力是主要的。 ​ 而在之后,纵使那种任务性目的已经完成或者失败——总之,它退出了你和TA之间的动机领域,不再成为双方发生联系的主要动力——但你仍会被对方身上的闪光点所吸引,仍保持着进一步交流的内在动机。人就是这么奇特。 ​ 可惜的是,有时当你仍以私人目的进行交流时,对方可能因为之前的公务往来对你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印象,从而以低于你预期的态度回应你;但公务的问题却并非己方责任。这无疑令人感到失望。 ​ 人际关系中的诸多误判,可以通过真诚、深入的交流来避免和化解。把想法说清楚,建立起互信,关系才能走得更远。然而,依托互联网的“通讯录”式社交常常没有后悔药——大家都有屏蔽、拉黑、单删的权力,也即是拒绝交流的权力,意味着“走错一步便落入万丈深渊”的情况并非没有可能。 ​ 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以为日后会遇见比TA更好——可以是幽默、善良、温柔、知性、宽容、博学多才、阅历丰富,等等——的人。结果发现,你、我、他,皆是独一无二的那片叶子。